发布时间:2025/08/23 阅读次数:12
阳光透过落地窗洒在客厅地板上,我正在给绿植浇水时门铃响了。婆婆站在门外,脸上挂着熟悉的笑容,手里还拎着一袋刚上市的水蜜桃。
“小雅啊,妈特意给你买的,可甜了。”她边说边换鞋,目光不经意间扫过客厅墙上我和丈夫的结婚照。
我笑着接过水果,心里却莫名有些发紧。婆婆最近来得格外勤快,每次都会有意无意提到房子的事。这套位于市中心的三居室是我父母给我的婚前财产,装修时婆婆曾提出要出资,被我婉言谢绝了。
果然,茶才喝了两口,婆婆就放下茶杯:“小雅啊,你看现在房价涨得这么厉害,你们这套房子少说也值七八百万了吧?”
我点点头,等着她的下文。
“妈想了想,觉得这房产证上还是得加上我的名字。”婆婆语气轻松得像在说今天天气真好,“你看啊,万一以后有什么意外,加个名字也方便些。”
这话说得委婉,意思却再明白不过。我握着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,温度透过瓷壁传到掌心。
“妈,这个恐怕不太合适。”我尽量让声音保持平稳。
婆婆脸上的笑容淡了些:“有什么不合适的?我儿子赚的钱不也都花在这个家了吗?加个名字天经地义。”
就在这时,丈夫加班回来了。婆婆立刻转向他:“儿子,你来得正好,我在和小雅说房产证加名的事。”
丈夫明显愣了一下,看看我,又看看母亲,显得有些为难:“妈,这事……”
“这事怎么了?”婆婆声音抬高了些,“难道我这些年对你们不好吗?现在要求加个名字过分吗?”
客厅里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。墙上的钟滴答走着,窗外传来孩子们嬉闹的声音,与室内的寂静形成鲜明对比。
我深吸一口气,起身走向书房。在保险柜前停留片刻,取出一份文件。纸张已经有些泛黄,但上面的字迹依然清晰。
回到客厅,我把文件放在茶几上。婆婆疑惑地拿起来,丈夫也凑过去看。当看到“婚前协议”四个字时,两人的表情都变了。
“这是什么?”婆婆的声音带着不解。
“这是我和您儿子结婚前签的协议。”我平静地说,“第三条明确写着,我的婚前财产,包括这套房子,永远属于我个人所有。您儿子当时是同意的,还说他爱的是我这个人,不是我的房子。”
婆婆的手开始发抖,纸张在她指尖簌簌作响。她快速浏览着条款,脸色越来越白。当看到签名处确实有她儿子的笔迹时,她的呼吸突然变得急促。
“你……你们……”她指着儿子,话还没说完,整个人就软软地向后倒去。
“妈!”丈夫惊呼着扶住她。
接下来的场面一片混乱。打电话叫救护车,给婆婆掐人中,测量血压。好在婆婆很快醒了过来,但坚持不肯去医院,只是躺在沙发上默默流泪。
丈夫看着我,眼神复杂:“你什么时候准备的这份协议?”
“结婚前。”我说,“我律师建议的,毕竟这套房子是我父母毕生的积蓄。”
他沉默了。我记得签协议那天,他还笑着说我想太多,说他永远不会有别的想法。可现在,面对母亲的要求,他明显动摇了。
婆婆突然坐起来,眼泪汪汪地看着儿子:“你就这么由着她?连妈的话都不听了?”
丈夫左右为难,最终叹了口气:“妈,协议都签了,具有法律效力的。”
这句话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。婆婆猛地站起来,指着我们:“好,好,你们一家人联合起来欺负我是吧?”说完抓起包就往外走,门被摔得震天响。
之后的几天,家里气氛降到了冰点。丈夫虽然没说什么,但明显在躲着我。婆婆的电话一个接一个,内容无非是骂我“心机深”、“不信任家人”。
直到周五晚上,丈夫终于主动开口:“我们得谈谈。”
我点点头,给他倒了杯茶。
“那份协议,”他斟酌着用词,“确实让我有点难过。感觉你从一开始就不信任我。”
我看着他的眼睛:“我记得签协议那天,你说完全理解,还说我做得对。为什么现在想法变了?”
他哑口无言。
“不是因为协议本身,而是因为妈的态度,对吗?”我一针见血,“你夹在中间很难做,所以希望我让步?”
他沉默良久,终于点头:“她毕竟是我妈。”
“可她提出的要求不合理。”我说,“这套房子是我父母省吃俭用买的,他们辛苦一辈子,就为了给我一个保障。如果我随便就加了别人的名字,对得起他们吗?”
丈夫垂下头:“我知道。只是……”
“而且,”我继续道,“协议保护的不只是我,也是你。如果哪天我们感情真的出了问题,它也能保证你婚后的财产不受影响。我从来没想过要占你便宜。”
这话似乎点醒了他。他抬起头,眼神清明了许多:“对不起,是我想岔了。妈那边,我去说。”
第二天,丈夫去了婆婆家。我不知道他们具体谈了什么,但他回来时表情轻松了许多。
周末,我们请婆婆来吃饭。我做了她最爱吃的红烧鱼,丈夫开了一瓶好酒。饭桌上,婆婆还是有些别扭,但至少肯动筷子了。
饭后,丈夫正式对婆婆说:“妈,房子的事以后别再提了。我和小雅的感情不是一套房子能衡量的。您要是缺钱用,我们可以每月多给您一些生活费。”
婆婆抿着嘴,好久才小声说:“我也不是图你们的房子,就是怕……怕自己老了没依靠。”
我心里一软,握住她的手:“妈,您永远都是我们的家人。不管有没有名字在房产证上,我们都会照顾您。”
婆婆的眼圈红了,终于露出了这些天来第一个真心的笑容。
风波过后,生活恢复了平静。婆婆还是常来,但再也不提房子的事。有时我会看到她盯着那份婚前协议出神,不知道在想什么。
一天下午,她突然对我说:“小雅,其实你做得对。要是我年轻时能有你这份清醒,现在也不会……”
她没说完,但我明白她的意思。婆婆早年为了家庭放弃工作,如今公公去世,她确实缺乏安全感。
后来,我和丈夫帮婆婆买了份养老保险,又用她的名字开了个账户,每月定期存钱。她推辞了几次,最终还是收下了,眼神里满是感动。
现在婆婆常和她的老姐妹们说:“媳妇要有自己的主见,但更要通情达理。”每次听到,我和丈夫都会相视一笑。
那份婚前协议依然躺在保险柜里,再没有被拿出来过。但它教会了我们全家重要的一课:真正的亲情不是捆绑和索取,而是相互理解和尊重。
婚姻就像一套房子,需要坚实的地基,也需要定期修缮。而爱,就是那盏永远亮着的灯,照亮每一个角落,温暖每一个心房。